close
累了,喜歡看看書。
到書店,隨便溜躂溜躂,翻翻那些飽含著作者思想與激情的書籍,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觀測去衡量,都是一排排的,規整而又乾淨,滿腹是縷縷令人墨香。可以想像成波浪翻滾著的書櫥,整個呈現出熱鬧非凡的思想,幽靜的張狂的,平淡的激烈的,在激盪中形成無限魅力的海洋。塵世間,唯有這片海洋能讓我迷戀,能讓我徜徉,能讓我身心鬆弛地品味生命的點滴。於是,此刻的我只是一個偉大而又平凡的思維飄蕩,融入海裡游弋,而後笑聲爽朗。扶著書架如同身臨海灘,低頭一看,身體還浸泡在智慧的水裡。真美,而後會深深的吸一口氣,在這年輕的季節。
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彷彿是童年最甜蜜的夏日,在樹蔭裡沉睡夢想。陽光下滿是蝴蝶的夢,在曠野上藏著幽靜的思想,點滴淋濕,便是午後的雨,淅淅瀝瀝,如同那些令人遐想的散文中所讚美的“沾衣欲濕”的浪漫,一種唯美的體驗。現代人讀書多是急功近利,純粹陶冶性情的讀書在今人眼裡是近似於愚笨的事情,誠然跟現代社會快節奏有莫大關係,但歸根溯源還是人心的浮躁。在古人眼裡,讀書不僅是增長知識和積蓄能量的過程,其本身就是一種體驗美的感受。晚唐杜荀鶴曾寫道,“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試想一下,陽光臨窗的晨曦,倦鳥歸巢的黃昏,抑或萬籟俱寂的深夜,捧一本書,墨香氤氳,潛心讀去,彷彿獨自與作者進行默默的對話,這一刻,萬丈紅塵中的煩惱被拋卻腦後,心清神逸,常常讓人感到幸福。文人讀書或可當做一種自然的行為,做官之後依舊能滿腹書韻就屬難得了。明代名臣于謙將讀書比作是去除心底雜念的良器,在詩裡這樣寫道,“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可見讀書不僅是自我提升的途徑,更多時候也是抵禦外界紛繁蕪雜的心理防線。畢竟任何形式的塵世俗見在歷代智者形成博大精深的思想海洋裡都會得到迅速得以淨化,而後骯髒和卑微消弭無形,崇高與偉大彰顯無遺。
突然想起了《老人與海》,想到了彌老彌學的精神狀態。如果我沒記錯,當年海明威之所以憑借這本書一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因為《老人與海》是一部異常有力、無比簡潔的作品,具有一種無可抗拒的美。精於敘事風格的他,某種程度上被賦予資產階級戰勝世界的硬漢形象。書海浩淼,難得有女性的色彩,這跟世界結構類似。然硬漢的海明威卻執著地一再將海洋比作女性,蒼茫而神秘的大海,她是“仁慈的,十分美麗的,但是她有時竟會這樣地殘忍,又是來得這樣的突然,那些在海面上飛翔的鳥兒,不得不一面點水搜尋,一面發出微細而淒慘的叫喊……”,海明威給大海賦予了女性的身體和靈魂。海的女性,讓她自身蘊含著大量的生殖力和可能性,所以才能為老人準備好一個巨大無比的魚,她的寬廣足以使老人駛入體驗不可知的和未知的現實奧秘的領域,她的浩大足以允許老人生活的永恆之中。
海明威直接將大海作為了書的標題,同時也將智慧的書海留給了後人。聖人先哲們每每將思維的靈光述諸筆端,留於文字,每當深夜或是凌晨,飲一杯清茶,流連於這無垠的大海,整個身心都無與倫比的愜意。
累了,看看書,真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batharhia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